今日时间:
学术科研
学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目位居全校文科院系第一,全年SSCI和CSSCI论文发表数接近100篇,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000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第九期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0-04-21 12:47:16 作者: 浏览次数:

2020年4月15日,由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主办的第九期学术报告会在Zoom会议室举行,本次报告会主题为新冠疫情与公共治理。报告会由陈玮助理教授主持,顾建光教授担任点评,110多位老师、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参加了本次系学术报告会。

此次报告会共有四位师生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首先,系主任吕守军教授分享了研究论文《新冠疫情、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保守主义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论文首先分析了新冠疫情在经济学上的特征,指出新冠疫情具有全球性公共物品的特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和城市受到的影响越严重,并借用“木桶理论”说明了新冠疫情的结束取决于发展中国家甚至贫困国家的治理情况。论文指出,新冠疫情导致了全球性失业、通货膨胀、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倒退。同时,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抗击疫情采取的凯恩斯主义政策、保守主义政策纷纷失效,其中,保守主义是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为此需要创新全球治理机制。顾建光教授进行了现场点评,现场师生就中国与西方国家合作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接下来,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朱妍助理研究员分享了研究论文《全球化对产业进步的作用:区域与行业间的比较》,该研究以重型机械行业为例,深入分析了产业政策何以有效、地方间产业发展的差异、全球化对产业进步的积极作用。顾建光教授对产业政策的作用进行了点评,现场师生对进口替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褚祝杰教授分享了研究论文《以精细化管理为主导,上海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该研究回顾上海生活垃圾分类历程,分析了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的目标、重点、难点、关键点,指出上海市细化了生活垃圾分类目标,细化了生活垃圾分类主体和作用,形成了一系列制度。顾建光教授和现场师生对量化统计分析在垃圾分类方面的应用、处罚制度、垃圾源头减量化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博士生魏程瑞汇报了论文《基于微博数据分析的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研究——以上海为例》,该论文运用主题词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发现上海市住房保障公共服务质量的水平有所提升,但依然偏低且空间差异明显,指出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的持续改进应摒弃“一刀切”的管理模式,以空间差异为切入点建立住房保障服务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动态协调机制。顾建光教授进行了点评之后,现场师生对概念界定、干扰项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最后,在陈玮助理教授的主持下,本次学术报告会成功地落下了帷幕。

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学术报告会每月举办一次,旨在加强师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共同探讨研究的热点问题,分析如何解决学术论文写作中面临的难题,分享论文写作的成功经验和心得体会,共同推进学术进步。截止目前,学术报告会已成功举办九期,共有33位师生进行了学术汇报,获得校内外各界的广泛好评。

上一条:爱德基金会秘书长凌春香在交大作“基金会治理与管理”的讲座

下一条:仁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庞健在交大作“新冠疫情与社区基金会参与”的讲座

关闭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电话:021-62933096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