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学术科研
学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目位居全校文科院系第一,全年SSCI和CSSCI论文发表数接近100篇,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000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上海交大赵大海接受央视专访:坚持动态清零的必要性
发布时间:2022-09-05 22:26:22 作者: 浏览次数:

2022年9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赵大海教授接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专访,在《中国24小时》节目就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必要性等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现将访谈内容翻译并摘录如下。

41BCA

主持人:考虑到中国的人口基数和老龄化问题,为什么中国需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动态清零政策是其他国家的一种选择吗?

赵大海:如果中国解除新冠疫情的防控限制,可以预见的是大量人口将在短时间内感染新冠病毒。上海等一些城市在过去几个月抗击疫情的经历已充分证实了上述推断。此外,中国60岁以上人口超过2.6亿,这一数字超过了除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其他三个国家之外的每个国家的总人口数,而老年人又被确认是新冠致使重症的弱势人群。因此,这将导致中国老年人中出现大量危重和死亡病例。因此,中国只能坚持动态清零政策。

对于动态清零政策是否可以成为其他国家的选择这一问题,实际上,韩国等一些国家在一年多以前基本上就是采取了动态清零的政策。然而,在这些国家解除新冠疫情防控限制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大暴发。因此,尽管一些国家希望重新选择动态清零政策,但由于潜在的已感染病例的基数已太大,这些国家也不太可能重走动态清零的道路。

主持人:如果中国不再坚持动态清零,而是采取与病毒共存的策略,那对中国社会和医疗系统的影响是怎样的?

赵大海:对中国的医疗系统的影响而言,可以很容易想象得到中国所有医院都会出现大量新冠感染者的聚集。医疗系统被打穿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例如,医院里的ICU将被潜在的新冠重症病例所占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非新冠的重急症患者找不到病床。

上述报道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新冠疫情暴发、防控以及卫生政策第78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也是第166次接受央视、上视专访。

上一条:上海交大赵大海接受央视专访:“中国这十年”系列之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成就

下一条:上海交大赵大海接受央视专访: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依据和可持续性

关闭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电话:021-62933096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