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学术科研
学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目位居全校文科院系第一,全年SSCI和CSSCI论文发表数接近100篇,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000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上海交大赵大海接受央视专访:中国放松新冠疫情管控与政策调整方向
发布时间:2022-12-08 13:37:06 作者: 浏览次数:

2022年12月5日,赵大海接受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专访,在《中国24小时》节目就中国多个地区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的相关话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现将访谈内容翻译并摘录如下。

主持人:许多城市已经放松了对新冠肺炎的管控,在某些情况下造成了公众的困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赵大海: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与新冠病毒的之前变种或亚型相比,奥密克戎BF.7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已有所下降。疫情的防控措施自然应根据病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其次,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证实,在过去几个月的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封控范围过大了。比如,实际上对于次密接者的隔离管控意义不大,因为在次密接中极少发现确诊病例。此外,过大的隔离和封控范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主持人:在上个月,中国有关部门还强调了坚持零新冠肺炎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现在我们看到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些管控有所放松。你认为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将走向何方?

赵大海:我认为至少有两个原因。首先,与新冠病毒的之前变种或亚型相比,奥密克戎BF.7的重症率和死亡率都已有所下降。疫情的防控措施自然应根据病毒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其次,抗击新冠疫情的经验证实,在过去几个月的疫情防控过程当中封控范围过大了。比如,实际上对于次密接者的隔离管控意义不大,因为在次密接中极少发现确诊病例。此外,过大的隔离和封控范围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运行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上述报道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耶鲁大学卫生政策联合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赵大海,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于新冠疫情暴发、防控以及卫生政策第85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专访,也是第173次接受央视、上视专访。

上一条:【讲座通知】国是青年学者沙龙第82期 | 张乾友教授:官僚制的多维审视

下一条: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召开2023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动员会

关闭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电话:021-62933096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