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4日,以“国家形象:中国在拉美、拉美在中国的国家形象”为主题的第三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召开。胡伟教授应邀出席论坛并在并在首场会议上发表学术演讲。
中拉学术高层论坛旨在促进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推动中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交流。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阿根廷国立科尔多瓦大学联合发起,智利安德烈斯·贝略大学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李红岩、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吴白乙代表中国主办方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中国、智利、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厄瓜多尔等国的40余位学者参加了论坛。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学者们围绕“中国梦的内涵及意义:中国及拉美的视角”、“投资与条件:合作经验、贸易洽商和执行过程中涉及的非经济因素”、“公共外交:中国的策略及其对拉美的影响”、“文化产业及其对于国家形象的意义: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可能性”、“中国—拉共体论坛:影响及意义”、“中拉关系的未来与前瞻性研究”等议题展开讨论。
11月26日,胡伟教授一行还访问了总部设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onomic Commission for Latin America and Caribbean,简称拉美经委会,ECLAC)并参加了相关学术活动。拉美经委会成立于1948年,是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下属五个区域性分支机构之一,其主要职能是促进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推动本地区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拉美经委会主管Alicia Barcena女士接待了中国学者。
在智利期间,胡伟教授一行还走访了智利发展大学并参加了学术交流,听取了智利总统府前秘书长Cristian Larroulet Vignau教授和智利前教育部长和社会发展部长Joaquin Lavin Infante教授的学术报告。Joaquin Lavin还曾担任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市长,并两次参加总统大选,以微弱劣势竞选失败。Cristian Larroulet则是美国“芝加哥学派”的成员之一,曾参与智利经济政策的制定。他们介绍了智利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经验,并与胡伟教授进行了交流。
在结束了在智利的行程后,胡伟教授一行应邀到巴西访问,参观了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并在该校孔子学院进行了座谈。孔子学院院长Luis Antonio Paulino和中方院长蔡蕾等接待了胡伟教授一行,双方就开展合作交流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