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5年第2期刊登我院陈拯博士的论文《春秋华夏秩序瓦解与国际社会退化机制》。该文讨论从西周末年到春秋末期华夏国际社会的秩序变迁,将其作为国际社会退化这一国际关系理论前沿议题的典型案例加以研究。文章首先明确,并非所有的关系变动或规范破坏都意味着国际社会退化。只有基础性制度失效,致使共有利益、价值和规则受损,才导致国际社会的退化。外在因素与辅助机制通过这一基本机制发挥作用。在“自春秋至于战国”的国际社会退化过程中,西周遗留的以“亲亲-尊尊”为核心的宗法礼序逐渐瓦解,导致共有价值、集体身份与社会纽带趋于消散,对战争等互动行为的协调、约束与构成性影响减弱。这是春秋华夏国际社会退化,走向更为无序的战国时代的关键。宗法封建的内在缺陷,以及制度与环境变化的互动则是该体制崩解的主要原因。宗法体制崩溃与春秋华夏国际社会瓦解的关联展示了基础制度在国际社会退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
《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中,《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国际政治类核心期刊表中排名第1位;在世界经济类核心期刊表中排名第2位。在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年版)中,《世界经济与政治》在国际政治类学术期刊中排名第一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2000年~2003年度全文转载量排名中,《世界经济与政治》居原发报刊综合类排名中先后居于第6位、政治类第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