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时评 · 正文
时评
【国际金融报】王伟男:新加坡将走向多元化
发布时间:2015-04-09 11:10:33 作者: 浏览次数:

新加坡将走向多元化

王伟男

 

现在,随着李光耀的去世,新加坡真正进入一个没有“领袖”、没有“导师”、没有“灵感之源”的“后李光耀”时代。那么,“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将如何发展?笔者在此仅从经济、政治、外交三个层面加以推论。

从经济层面看,新加坡的发展战略与模式在可预见的将来应该不会有太大的调整,事实上也看不出有调整的必要。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与东西融汇的文化氛围,决定了新加坡以转口贸易、金融服务、炼油、造船、航运、旅游等产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不过,未来影响新加坡经济格局一个重大变数,就是传说中的克拉地峡运河的开凿。有人测算过,如果这个运河顺利建成并正常营运,那么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的航程至少缩短1100公里,时间上可节省2-3天,大型油轮每趟航程可节省25万美元的费用。届时新加坡的航运中心位置必将遭到致命打击。如果运河周边地区的金融、仓储、造船、炼油等辅助性产业也趋向成熟,那么新加坡的优势将全面丧失。若如此,必将波及到新加坡的政治、社会、外交诸方面。

从政治层面看,发生变化的可能性要远大于经济层面。迄今为止的所谓“新加坡模式”实际上就是“李光耀模式”,即城邦小国的治理长期依靠单一政治强人的意志和能力。像新加坡这样的城邦小国,在这样的政治强人的长期监控下,很难再产生另外一个同样强势和有能力的政治强人,正如一棵参天大树的树荫下不可能再长出另一棵参天大树一样。李光耀的横空出世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未来的新加坡如果没有遭遇生死存亡危机,李光耀式的政治强人就不大可能再出现了。

没有政治强人掌控的新加坡,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多元化。即使在李光耀仍然在世的时候,新加坡反对党的势力也在稳步壮大。1991年,也就是李光耀辞去总理职务的第二年,工人党就在国会选举中拿下一席,打破了执政的人民行动党长期包揽所有席次的局面。此后,在1997年和2001年的国会选举中工人党又各获一席。2011年,也就是李光耀辞去内阁资政的那一年,工人党在国会选举中一举拿下8个席次,震动了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政坛。如今,李光耀驾鹤西去,新加坡的反对运动在未来几年很可能迎来一个新高潮,民众对有意义的政治参与的渴望是根本动力。工人党作为目前最大的反对党,未来会不会加速壮大?反对党之间将如何合纵连横?人民行动党在失去李光耀这位导师后在治国理政上会不会犯严重错误?这些都是值得观察的可能动向。

从外交层面看,迄今为止的新加坡外交政策可以说是成功的,但未来能否延续这种成功,将取决于多种不可控因素。新加坡外交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与美国结盟的前提下,与邻近大国如中国、印度、印尼、马来西亚等保持一种相对友好的关系,通俗地说就是“平衡术玩得好”。但如果未来周边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严重恶化,它还能继续维持这种高难度的平衡术吗?事实上,像新加坡这样处于战略通道上的小岛国家,其外交政策主要受到周边国际形势的影响。国际形势剧变时,新加坡必然要变。比如,若南海争端持续升温,新加坡不得不选边站,但无论它选哪一边,都意味着噩梦的开始。这也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一方面希望美国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存在,以平衡中国势力的过快发展;另一方面又多次呼吁美国不要做得太过火,以免迫使新加坡和东盟选边站。“后李光耀时代”的新加坡还能不能玩好这种平衡术,也值得我们进一步观察。

(本文发表于《国际金融报》(20150330日,第17版)

原文:新加坡将走向多元化

上一条:【文汇报】俞正樑:中国持续引领亚非关系创新发展

下一条:【解放日报】陈映芳:法西斯的“非人化”鼓噪与虐杀

关闭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电话:021-62933096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