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社会组织蓝皮书:评估指标“分类评定”提升结果科学性
由上海交通大学、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社会组织蓝皮书: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发布会25日在上海举行。蓝皮书指出,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指标的“分类评定”原则主要表现在指标设置与分值权重两个方面,提高了评估指标信度和效度,进一步增加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蓝皮书指出,全国性社会组织评估指标的“分类评定”原则主要表现在指标设置与分值权重两个方面。首先,在指标设置方面,公益类、学术类和联合类社会团体、基金会及行业协会商会在二级评估指标“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化:对公益类社会团体的评估主要侧重社团在社会公益领域的工作绩效,对学术类社会团体的评估则主要关注组织在学术活动、咨询交流等领域的绩效,对行业协会商会的评估侧重于行业服务与反映行业诉求,而对基金会的评估则重点关注社会捐赠、公益活动以及项目运行中的绩效。
其次,在分值权重方面,公益类社会团体的项目满意度及服务质量主要源于捐赠人及服务受益者的感受,因此其“外部评价”指标的分值权重显著高于学术类及联合类社会团体;而学术类及联合类社会团体的宗旨就包括促进会员的交流与合作,因此“内部评价”的分值权重要高于公益类社会团体的相应分值。基金会的“基础条件”指标不同于其他四类组织,其分值设置为90分,二级指标则增加对基金会遵纪守法及重大事项报告的考察。这种根据评估对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评定,提高了评估指标信度和效度,进一步增加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来源:人民网 2015.12.25
原文:社会组织蓝皮书:评估指标“分类评定”提升结果科学性
[中青在线]上海交大发布《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
专家提议建立失信黑名单制度
12月25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报告指出,2014年达到3A等级以上的全国性优质社会组织数量有99家,刷新了历年参评的历史记录,全国行业协会、商会评估覆盖率超过50%。另有专家建议,未来可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促进社会组织提升公信力。
报告显示,2014年实际获得评估等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有116家,从社会组织所获的等级来看,2014年获得3A等级以上的社会组织有99家,占85%,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值。
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表示,最终要把评估结果和社会组织运行数据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记录的应用。“未来可以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在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公布失信社会组织的信息,把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信用记录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年度检查、资金扶持等工作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层次,提高公信力。”
来源:中青在线 2015.12.25
原文:上海交大发布《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
[上海热线]2015《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在沪发布
12月25日上午,《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在上海发布,报告指出,2014年达到3A等级以上的全国性优质社会组织数量有99家,刷新了历年参评的历史记录,全国行业协会、商会继续延续了以往踊跃参评的风格,评估覆盖率超过50%,在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另有专家建议,未来可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促进社会组织提升公信力。
据悉,该报告由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本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实际获得评估等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有116家,从社会组织所获的等级来看,2014年获得3A等级以上的社会组织有99家,占85%,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值。
"我们用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四大指标的综合评估作为标准,来进行社会组织的评估。今年的评估打破了由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处一家单位负责的局面,引进了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15家基金会和4家公益类社团的评估工作。2014年,3A、4A等级的社会组织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这是自2007年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开展以来,3A等级以上社会组织数量最多的一年。"报告的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表示,参评的社会组织质量大幅度提升,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和评估结果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也说明中国的社会组织开始从数量的增长期逐步走入质量提升期。
报告也显示,2014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参评依然十分踊跃,中国快递协会等全国性行业协会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保护相关群体权益等方面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报告指出,近五年,中国快递协会共起草、参与制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1项,并参与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而以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为代表的公益类社团则在维护智力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智力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14年共有60家行业协会参加评估,目前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参评覆盖率已超过50%,从2008年以来,获得5A等级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累计52家,3A以上行业协会商会数量229家,占全部参评总数的91.34%。不过从2014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得分来看,5A级的平均得分比2A级的平均得分高出254.4分,这说明不同的行业协会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徐家良介绍。
徐家良还表示,社会组织评估和结果应用只是社会组织管理的第一步,最终还是要把评估结果和社会组织运行数据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记录的应用。"未来可以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在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公布失信社会组织的信息,把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信用记录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年度检查、资金扶持等工作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层次,提高公信力。"徐家良说。
来源:上海热线 2015.12.25
原文:2015《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在沪发布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发布
可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以提升公信力
12月25日,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
报告指出,2014年达到3A等级以上的全国性优质社会组织数量有99家,刷新了历年参评的历史记录,全国行业协会、商会继续延续了以往踊跃参评的风格,评估覆盖率超过50%,在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另有专家建议,未来可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促进社会组织提升公信力。
3A等级以上全国性社会组织创历年新高
本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实际获得评估等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有116家,从社会组织所获的等级来看,2014年获得3A等级以上的社会组织有99家,占85%,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值。
报告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表示,“我们用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四大指标的综合评估作为标准,来进行社会组织的评估。今年的评估打破了由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处一家单位负责的局面,引进了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15家基金会和4家公益类社团的评估工作。2014年,3A、4A等级的社会组织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这是自2007年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开展以来,3A等级以上社会组织数量最多的一年。”
徐家良认为,参评的社会组织质量大幅度提升,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和评估结果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也说明中国的社会组织开始从数量的增长期逐步走入质量提升期。
全国行业协会、商会参评覆盖率超50%
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参评依然十分踊跃,中国快递协会等全国性行业协会在促进行业良性发展、保护相关群体权益等方面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报告指出,近五年,中国快递协会共起草、参与制定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11项,并参与制定了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行业技术规范;而以中国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为代表的公益类社团则在维护智力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智力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徐家良介绍,“2014年共有60家行业协会参加评估,目前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参评覆盖率已超过50%,从2008年以来,获得5A等级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累计52家,3A以上行业协会商会数量229家,占全部参评总数的91.34%。不过从2014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得分来看,5A级的平均得分比2A级的平均得分高出254.4分,这说明不同的行业协会在规范化建设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
专家提议建立失信黑名单以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
记者了解到,《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以2014年社会组织评估的数据和文本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全国性社会组织和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活动的概况、基本特征、经验及存在问题,并对全国性社会团体、全国性基金会、北京市、浙江省、青海省、大连市的社会组织评估进行了专题分析,归纳了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个案评估的实践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徐家良表示,社会组织评估和结果应用只是社会组织管理的第一步,最终还是要把评估结果和社会组织运行数据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记录的应用。“未来可以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在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公布失信社会组织的信息,把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信用记录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年度检查、资金扶持等工作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层次,提高公信力。”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12.28
原文: 《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发布
[科学网]上海交大等发布《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
今天,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蓝皮书,报告指出,2014年达到3A等级以上的全国性优质社会组织数量有99家,刷新了历年参评的历史记录,全国行业协会、商会继续延续了以往踊跃参评的风格,评估覆盖率超过50%,在推动行业良性发展等方面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专家建议,未来可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促进社会组织提升公信力。
本年度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显示,2014年实际获得评估等级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有116家,从社会组织所获的等级来看,2014年获得3A等级以上的社会组织有99家,占85%,达到2007年以来最高值。
“我们用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和社会评价四大指标的综合评估作为标准,来进行社会组织的评估。今年的评估打破了由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管理服务处一家单位负责的局面,引进了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作为第三方评估机构,承担15家基金会和4家公益类社团的评估工作。2014年,3A、4A等级的社会组织数量达到历史最高值,这是自2007年社会组织评估工作开展以来,3A等级以上社会组织数量最多的一年。”报告的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徐家良表示,参评的社会组织质量大幅度提升,不仅反映了对社会组织的评估工作和评估结果对社会组织的发展起到了良性推动作用,也说明中国的社会组织开始从数量的增长期逐步走入质量提升期。
记者了解到,《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2015)》以2014年社会组织评估的数据和文本资料为依据,分析了全国性社会组织和省级社会组织评估活动的概况、基本特征、经验及存在问题,并对全国性社会团体、全国性基金会、北京市、浙江省、青海省、大连市的社会组织评估进行了专题分析,归纳了有代表性的社会组织个案评估的实践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
徐家良表示,社会组织评估和结果应用只是社会组织管理的第一步,最终还是要把评估结果和社会组织运行数据纳入社会信用体系,推进社会组织信用记录的应用。“未来可以建立社会组织失信‘黑名单’制度,在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上公布失信社会组织的信息,把社会组织评估等级、信用记录与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购买服务、年度检查、资金扶持等工作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强社会组织参与评估的积极性,也有助于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层次,提高公信力。”
来源:科学网 2015.12.25
原文:上海交大等发布《中国社会组织评估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