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2月12日电(记者 臧涵)2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两位领导人相互表达了良好祝愿,并共同表达了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的愿望。特朗普在通话中表示,他充分理解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高度重要性,强调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伟男在接受中评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特朗普表示要“遵守‘一个中国’政策”,让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空的疑云有所减少。但同时他也认为,对于未来中美关系发展前景不能过分乐观。他表示,未来美方可能会把对台“六项保证”法制化。另外,特朗普政府在涉及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议题上的不确定性、乃至冒险特质仍然存在。因此,王伟男建议,对于特朗普政府,中方仍要听其言、观其行,以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为依归,保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为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
2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习近平祝贺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感谢特朗普2月8日来信就元宵节和中国农历鸡年向中国人民致以节日祝福,对特朗普表示愿意努力拓展中美合作、发展惠及中美两国和国际社会的建设性双边关系表示高度赞赏。
特朗普强调,我充分理解美国政府奉行“一个中国”政策的高度重要性。美国政府坚持奉行“一个中国”政策。
习近平赞赏特朗普强调美国政府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指出“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加强沟通,拓展合作,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造福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
让全世界松了一口气
“短期来看,中美双方最高领导人通话当然是一件好事,因为它让包括两国在内的整个世界舆论都松了一口气。”王伟男说。
据报道,特朗普在就职前曾一度质疑华盛顿的“一个中国”政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及中美关系,表示包括“一个中国”政策在内的所有事项都在谈判之列。中方对此表示强烈反对。这一度引起外界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的担忧。
“自从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中美关系就一直处于疑云笼罩之下。特朗普与蔡英文的通话,他对前任历届美国政府‘一个中国’政策的质疑,在贸易、投资等议题上对中国明显不友好的发言,其内阁中不乏曾对中国厉声厉色的重要成员……这些都让中美关系的弦越绷越紧。”王伟男说。
他表示,特朗普正式上任后,中美双方在台面上的互动也并不顺畅,只是由于中方的克制而没有酿成大的风波。而特朗普在美国国内议题、特别是移民问题上的剑走偏锋,让人们有理由担心他在中美关系和台湾问题上会不会也不按常理出牌,把这个当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彻底弄砸。
王伟男认为,现在双方最高领导人通了电话,“并期待着早日会晤”,特别是特朗普表示要“遵守一个中国政策”,让笼罩在中美关系上空的疑云有所减少。
中美关系上空疑云犹存
但中美关系千丝万缕、错综复杂,决不是最高领导人之间的一通电话就可以解决的。在王伟男看来,中美关系上空的疑云依然存在,未来也有再次堆高、甚至产生“雷鸣电闪”的可能。我们不能过于乐观,尤其不应该仅仅因为这一通电话而表现出“喜大普奔”的失态样子。
首先,王伟男对中评社分析说,这次通话的促成决非出于两国最高领导人的心血来潮,而显然是双方外交部门经过密切沟通、甚至讨价还价的结果。
“特朗普没有像其他美国总统那样在春节前后向中国人民祝贺节日,却迟至元宵节即将到来时才道贺,这个时间点的选择就说明他起初并未打算做此举动。”王伟男说,有中国网民以“特朗普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来调侃,可见这通电话的时间点选择确有其微妙之处。
另外,王伟男表示,这通电话是由中方打给美方的,不是由美方主动打给中方的,因为中方的新闻稿里没有“应约”一词。表面上看这个细节不算什么大事,两个人通话总要有一方拔出、另一方接听,但考虑到特朗普的个人风格,特别是他与其他国家(如日本)及地区(如台湾)领导人交往时的高姿态,中方在这次通话问题上显然因顾及中美关系大局而对他有所迁就。
特朗普是否真能遵守“一中政策”?
王伟男还认为,特朗普关于“遵守一个中国政策”的表态不是自发自愿的,而是应中方的要求做出的。这一点在中方的新闻稿里没有体现出来,但在美方的新闻稿里有直接说明,即:President Trump agreed,at the request of President Xi,to honor our“one China”policy。
“未来特朗普和他的执政团队能否真的严格遵守这一政策值得继续观察。”王伟男对中评社说。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台湾问题上中方一直使用“一个中国原则”,美方一直使用“一个中国政策”,二者差别很大。原则意味着长期性、稳定性、战略性,而政策往往具有暂时性、易变性、战术性。
通话未提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在这次通话中,双方都没有提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意味着中方放弃了对中美关系的这个定位?
王伟男向中评社记者解释说,在奥巴马执政的第一任期,美方学者曾提出“美中共治”(即Group 2)的设想,中方予以拒绝。在奥巴马执政的第二任期,中方发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倡议,美方也冷淡以对。
“这次通话中双方都未提及‘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概念,未来中方是否继续倡议,美方是否接招,或者提出新的提法,也是值得我们重点观察的对象。”王伟男说。
对未来中美关系发展不可过分乐观
因此,对于未来的中美关系,王伟男分析说,前景并不值得我们过分乐观。
他表示,在奥巴马执政的末期,美方开始把此前由里根政府提出的对台“六项保证”台面化、书面化、正式化。以目前态势来看,特朗普政府有可能继续推动这一发展趋势,加上美国国会内亲台势力的鼓噪,未来美方把对台“六项保证”法制化也不无可能。中方对此要有所准备。
此外,王伟男也认为,特朗普政府在涉及中美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议题上的不确定性、乃至冒险特质仍然存在,对此中方不可掉以轻心。
王伟男对中评社提到,美国新任国防部长马蒂斯近来在钓鱼岛、南海、中国的战略意图等议题上的挑衅性发言,预示着这些热点问题仍将是严重干扰中美关系平稳发展的障碍。而“萨德”导弹入韩、中美双边贸易、美国对伊朗可能的制裁等问题,一旦爆发也将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冲击。
中方仍需听其言、观其行
“当然,我们也无需对中美关系过分悲观。”王伟男说。
他表示,作为两个核大国,中美冲突升级的后果是不言自明的,美国的精英阶层也不可能整体“失智”。无论特朗普本人如何具有不可预测性、甚至非理性,但只要美国的权力制衡大框架仍然存在,立法、司法、乃至学界、媒体、民众对他的牵制作用就不可能完全失效。特朗普上任后针对七个穆斯林国家的移民禁令遭到多方抵制即为一例。
总之,王伟男建议,对于特朗普政府,中国方面仍然要听其言、观其行,以我们的国家根本利益为依归,保持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为最坏处准备,向最好处努力。
来源:中评网 2017.02.12
原文:王伟男答中评:如何正确解读习特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