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4日电(记者徐梦溪)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伟男7月3日就张柯会接受中评社采访。他表示,张柯会成行的根本原因是柯文哲对推进台北与上海之间城市交流的诚心诚意。即使柯文哲在个性上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但在两岸议题上仍然谨言慎行、把握分寸,并识时务地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这确实难得。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7月3日下午在上海虹桥迎宾馆会见率团前来上海出席双城论坛的台北市长柯文哲一行。今年是台北市长柯文哲第二次来上海参加双城论坛,却是第一次与大陆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柯文哲此次为何会被“升级”的接待?
“必须承认,柯文哲推进台北与上海之间的城市交流是诚心诚意的”,王伟男认为,这是柯文哲此次被“升级”接待的根本原因。
他指出,柯文哲在当选台北市长前,就因为业务关系来过上海很多次,他对上海是怀有好感的,对上海城市建设的溢美之辞也是出于真心的。虽然2016年在台北举行的双城论坛上,上海市不是市长率队,这在当时还被岛内某些人炒作为“不对等”、“统战”,但柯文哲本人并不在意。这次他仍然亲自带队来沪参加双城论坛,显示出他对推进上海台北双城交流与合作的诚意,也显示出他作为市长对台北市政建设的用心,非常值得肯定。
王伟男还关注到在此次双城论坛中,柯文哲的两岸关系论述的变化,指出柯文哲除了复述以前讲过的“两岸一家亲”、四个“互相”,即相互认识、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外,还增加了“互相谅解”一词,希望能找出大家都可接受的推进两岸交流的适当方式。
“在登陆上海后,他在公开场合又提出‘两岸命运共同体’之说,有点令人感到意外。”王伟男表示,“两岸命运共同体”是由大陆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提出的。柯文哲这次呼应这个提法,可谓“识时务者”。不过,由于这是他来上海后才提出的,来之前并没有提过,所以很难判断他的这一举动与“张柯会”之间的因果关系。
“接下来我们需要观察他回台湾后是否还会这样说,也要观察他如何回应岛内绿营人士对他的质疑”,他说。
为什么柯文哲近年来在两岸关系的论述上会产生这样的变化?王伟男分析,柯文哲是个政治素人,其实也是个率真之人。在许多问题上他向来不拘小节、大大咧咧。即使在这次双城论坛这样正式的场合,从抵沪到返台,他始终都穿着一双普普通通的运动鞋,与上海市长应勇、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会面时也是这样。
正因为如此,相比较其不拘小节的性格,在涉及两岸城市交流和更广泛意义上的两岸关系议题时,可以看出柯文哲在总体上还是克制的。这显示出经过两年多市长职务的历练,特别是与大陆打交道时经验教训的积累,他对两岸关系的敏感性还是有一定认知的。这次他能呼应大陆领导人讲出“两岸命运共同体”,也显示出他的可塑性。
但是,王伟男认为,柯迄今为止的所有发言在本质上并没有超出2015年他来上海交流时的框架。他从来没有明确接受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而只说“理解与尊重九二共识的实质意涵”。“理解与尊重”并不等同于“接受”,正如我们理解与尊重台湾同胞因一百多年来的不幸遭遇而产生的悲情意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接受部分台湾民众追求“台湾独立”的思想与行动。
王伟男还指出,关于九二共识的“实质意涵”是什么,是不是我们认为的“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柯文哲一直语焉不详。他也曾经说过“没有人认为有两个中国,一个中国不是问题”,但在接受议员质询“一个中国的内容为何”时,他却直言“没有答案,还在想”。
王伟男表示,大陆方面现在所说的“一个中国”,就是包括大陆和台湾,但不强调“中国”的正式名称是什么;马英九执政时台当局所说的“一个中国”,也是包括大陆和台湾,但他强调这个中国的正式名称是“中华民国”;民进党和“台独”势力有时也会讲“一个中国”,他们所说的中国是不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就是“一中一台”的主张。
“所以,当柯文哲说‘一个中国不是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说明是哪个‘版本’的一个中国。但他肯定清楚大陆的立场,肯定知道大陆期待他所说的‘一个中国’就是包括大陆和台湾在内的一个中国。但他始终没有满足大陆的期待。即使他说出‘两岸命运共同体’,也不等于接受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双城论坛的成功举行,对蔡英文当局有什么启示?王伟男认为,双城论坛能够在绿色背景的柯文哲就任台北市长后继续举办至今,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首先,大陆确实不想放弃这个重要的、能为两个城市民众造福的民间交流管道。许多台湾人很喜欢上海这个城市,正如许多上海人也很喜欢台北这个城市一样。可以说,持续推进上海台北城市交流与合作,符合两个城市人民的意愿。
其次,柯文哲在意识形态上虽为绿色背景,但他没有加入民进党,也没有加入其他“台独”政党,他的意识形态并没有像民进党那样诉诸正式的党纲文件。
第三,他确实意识到了两岸关系的复杂性、敏感性与重要性,所以即使他在个性上不拘小节、大大咧咧,但在两岸议题上仍然谨言慎行、把握分寸,这确实很难得,显示出他推进两个城市交流合作的诚意。
但王伟男强调,这个“柯文哲模式”在两岸关系整体中并不具有代表性,也不具有可复制性。大陆对蔡英文当局的要求肯定不同于、实际上是要高于对柯文哲的要求。因为蔡英文是代表民进党在执政,而民进党是一个拥有“台独”党纲的政党,民进党执政县市的县市长也是正式的民进党员。柯文哲所讲的“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且不说蔡英文能否讲出来,即使她能讲出来,只要她和民进党仍在岛内推动教育文化领域的“去中国化”,就表明她口是心非,缺乏柯文哲那样的诚意。而近期像台南市长赖清德先生所讲的“亲中爱台”,他所谓的“中”是不包括台湾的;他所谓的“亲中”,充其量也就是“台独”大佬辜宽敏所讲过的两岸是“兄弟之邦”,或者像吕秀莲所说的两岸是“远亲近邻”。这一点并不难分辨。
来源:中评网 2016.07.04
原文:王伟男答中评:张柯会缘于柯文哲诚心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