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间:
学术科研
学院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目位居全校文科院系第一,全年SSCI和CSSCI论文发表数接近100篇,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000万。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科研 · 学术动态 · 正文
学术动态
国是青年学者沙龙第39期丨高翔:放权与发展: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
发布时间:2020-06-18 15:53:55 作者: 浏览次数:

讲座主题

放权与发展: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



讲座时间

2020年6月24日12:00-13:30(北京时间)



讲座地点

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会议室



演讲嘉宾


高翔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

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副所长



主持人

季程远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嘉宾简介

高翔,博士,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MPA教育中心主任,浙江大学行政管理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兴趣有比较政府体制、地方治理和数字政府等,重视考察转型国家的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合著有《“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经验、中国方案》等,《从行政推动到内源发展:中国农业农村再出发》入选国家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获第七届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5年)。在Daedalus: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China Information、《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等专业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曾获浙江省第十六届、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讲座概要

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在1978年以后,地方政府不仅是中央政策的接受者,更是市场制度的创设者。那么,如何理解地方政府主动推进市场化改革的体制基础呢?基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乡土地制度变革,以及数字政府建设等案例研究,可以发现,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放权,以及中央政府将一部分市场信号、社会诉求纳入评价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裁判权行使方式,构成了中国经济体制变革的重要体制基础。其中,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放权改革扩大了地方政府的自主行为空间,为地方政府不断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约束、创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中央政府等高层级政府通过将一部分来自市场、社会的反馈纳入了评价地方政府治理绩效的纵向问责机制,由此赋予了市场、社会约束地方政府行为的非正式权力,构成了地方政府启动限权改革的制度基础。上述发现增加了学界对中国转型发展中地方政府角色的认识,也表明纵向政府间的放权改革能够为市场化的深入推进提供重要的体制基础。



会议链接


上一条:上海交大赵大海关于新冠疫情第39次在电视台访谈评论:食品生产和交易场所应当是新冠疫情防控的重点

下一条: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第十一期学术报告会成功举办

关闭

地址:上海市华山路1954号新建楼 电话:021-62933096

版权所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