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政策有无时间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延迟退休是针对我国人员法定退休年龄过低提出来的。争取今年完成方案制订,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征求社会意见,后年正式推出。方案推出至少五年后,再渐进式实施。同时他还表示,延迟退休可以缓解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压力。
评论员观点
1、过早脱离社会没有好处
对于“延迟退休政策是因为法定退休年龄过低”这一观点,章晓懿认为,法定年龄过低是客观现实,但两者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章晓懿:我的理解是,法定退休年龄过低是延迟退休政策推出的条件,目的是为了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更为平稳地发展。另外则是怎样有效开发人力资源,可能达到原来法定退休年龄的人还能发挥余热和才智,还能创造财富。法定年龄过低是客观现实,不能只和中国的历史作比较。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退休年龄属于较低的水平,这就使得延迟退休有可能性。现在有一种悲观的现实,越是年纪轻的人越想早退休,越是年纪大反而还想多做两年。现代人劳动强度太高、工作压力太大。试想如果我们每天的工作强度和北欧国家一样,每天九点上班,中途还有茶歇,然后四点钟下班。那多干几年还有什么关系呢?老年人的反映是,如果过早的脱离劳动力市场,脱离社会的话,对人的健康没有好处。
2、渐进式延迟退休不影响大学生就业
章晓懿:我觉得延迟退休影响就业的看法是一种恐惧心理,现实中并没有这么严重。首先一个国家的失业率和延迟退休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与之相关的则是社会的经济增长率、包括提供的工作岗位数量、以及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年轻人需要寻找的是积累经验,逐步发展的岗位,和老年人退休所让出来的不是同一个岗位。不过并不是说两者没有关系,只是这样的关系不是特别直接,而且也不需要这么悲观。宏观上看,我国新增劳动力数量下降地非常快,延迟退休又是渐进的做法,每个人都延迟几个月,这两个数字叠加起来求和未必是负的,所以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3、人口老龄化扩大养老金缺口
在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尹蔚民部长称,推出渐进式退休政策,核心是延长缴费年限,相应地缩短领取养老金的年限。章教授认为,养老金缺口除人口老龄化外,还有另一原因。
章晓懿:世界各国的养老金普遍都是比较紧张的,共同的原因是人口老龄化,我们中国还有特例。90年代开始的养老金改革,建立起来的养老金制度是从原来计划经济过来的:个人缴一部分钱,企业缴一部分钱。这当中的问题是,当时接近退休的人,并没有缴纳过养老金。还有就是中年人,比如在建立养老金制度的时候已经工作了十多年,这笔账当时是算作视同缴费。现在领到的社保基金上有一块是记账的,虽然个人没有缴,但是政府会归还当年的贡献。这就变成了养老金账户的空账,所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空账也会越来越大。这几年抚养比逐步增高达到了警戒线,但是现在还没到最严重的时候,如果真如预测所言,到2050年抚养比降到1.3:1(即1.3人养1人),那就更加严重了。
原文: 【新闻编辑室】快给自己算算,你几岁退休?80后可能要干到69岁!